找到相关内容45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隋唐佛教史及汉传佛教大乘八宗

    “一心三观”的基础,慧思受彼观心法后,启发法三昧。智顗于陈天嘉元年(五六○)谒见慧思,受法华三昧、四安乐行,读《法华经》至“是真精进,是名真法供养”之文,豁然开悟。太建七年(五七五)入天台山,隐栖...教理有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四科,判一代时教为化教及制教□。  唐末五代,律宗与诸宗衰落,直至宋代,因有允堪、元照律师的弘传,加上天台宗师多兼弘戒学,律宗乃应运中兴。明末清初古心律师及其法嗣三昧律师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668248.html
  • 佛道与佛戒关系的浅说

    一名。无非圆明寂灭。妙湛总持不动。然,要成就此无上具足道,总得有个人门处也。这个人门处,既要‘近易’、又要‘圆顿’、更要‘巧妙’、这就是天台宗之法三昧‘性具’性恶”法门、天然真源性德’。智者大师天台...分上,即是日行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四分具足‘法性三昧’而不自觉。如来藏之藏识心王,即清净法身大圆镜智。不在于转成而然。唯在般若观照:了即圆成。六祖云:离迷离觉,常般若照。除真除妄,即见本性。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669585.html
  • 天台宗传承资料(1)

    诵持《法华经》,七年修持“方等忏法”及“常行三昧”,因此奠定深厚的禅定功夫。有一年,坐夏经三七日,获宿智通,倍加勇猛,遂动八触,发根本初禅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忽然四肢软弱,不能行步,乃自念作观:“病从业...,“法华三昧”大乘法门,在这一念顷,明达融通。 慧思禅师有感于学道要解行并重,但是当时的佛教界,北方僧众重视坐禅,不重义理;南方僧众则重义理,而不喜坐禅。因此,努力提倡“定慧双修,禅教一致”。在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669610.html
  •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

    ,九旬究满,证道者多。我今虚受  岁法,内愧深矣﹗将放身倚壁,豁然大悟法华三昧。」又曰  「……初在大苏山,以法付顗师。后常代讲般若,至一心具  万行,忽有所疑。师曰:如汝之疑,乃大品次第意耳,未是  法华三昧圆顿旨也。吾昔于夏中,一念顿证,诸法现前,吾  既身证,不必有疑。」复有﹕「……师将辞世,大集门学,  连日说法,苦切诃责,闻者寒心。乃曰﹕若有十人,不惜身  命,常修法华念佛三昧,方等忏悔...

    张圣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371069.html
  • 天台宗学派纲要1

    ,常梦见僧人劝他出家,以及与友人同颂法华经,这就佛家业报缘起理论而言,大概就是他宿世因缘的关系吧。大师因此常颂法,甚至常于土坑中读颂,然不能解悟,内中悲苦,十五岁,正式出家,持戒甚诚,每日一餐,仍...自幼即与法华有深厚渊缘,曾发苦心颂读法华经,于数年间颂达一千遍,终能领悟法华真义,得法华三昧。就佛僧大德在禅定实修之过程而言,所谓得某某三昧者,即谓在某某佛法的经典或教义上,能达到在自身内在人格上与某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581857.html
上一页12345下一页